乞丐大亨的自白

栏目:藏品故事 发布时间:2022-04-11
阐述自己惨淡而快乐的人生收藏经历----乞丐大亨的自白

阐述自己惨淡而快乐的人生收藏经历----乞丐大亨的自白


    如果一个人以及沦为了乞丐你也许很难把他和大亨联系起来,这就是我对自己人生收藏经历的一种特殊感悟。

    我把自己自嘲为乞丐大亨完全是因为收藏的缘故。本人的收藏开启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看到穷人的集邮收藏已经江河日落就改为了艺术品收藏,在糊里糊涂的情况下掉进了古董文玩收藏的深坑之中。于是就变成了除了没有钱什么都有的一个乞丐,自诩为乞丐大亨聊以自慰。
   我是一个收藏领域的拾荒者或者说是一个乞丐,但我认为更是一个大亨,于是就叫做乞丐大亨。拾荒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见到什么都想捡拾起来,像一个乞丐一样往往没有过多的挑剔和选择,能够收下的东西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都收入囊中或者存放寒舍之中。这是一种可以缺衣少食还沾沾自喜的人,粗茶淡饭粗衣布鞋就满足了自己的虚荣,似乎一切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就只有收藏的杂乱无章。
   一谈到这里难免要被人笑话,毕竟很多人认为搞收藏的人都多数是博古通今的人,慧眼识珠的人,收藏的都是国宝和旷世稀珍。其实不然,那是因为有这样思想的人还没有真正走入收藏的深处,或者说是收藏的误区。真正的收藏往往和财富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和历史情节情趣或者情愫关系匪浅。毫不掩饰的说搞收藏的人呢都有一个通病,这叫恋物癖,一种怀旧或者说对历史前世的好奇感和追述情节。

    真正搞收藏的人可以说是几乎一生倾其所有掠东纳西,收藏着自己认为可以欣赏研究或者特色自己的东西。一切的动力都在于喜欢,或者说是对一种文化和艺术的特殊情感的诠释。
    作为普通的贫民收藏爱好者或者是收藏高手,你所能做的不过是力所能及罢了。属于宫廷的财富很难散落在民间,即使民间少有留存也毕竟是凤毛麟角,怎么就那么巧落入你的手中。收藏是一件看似光鲜亮丽其实非常苦的苦差事,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干,都能坚持或者干好的事情。

    一般来说,真正搞收藏的人没有概念上的富人,他们都是穷人,穷就穷在一生倾其所有收藏属于自己喜欢欣赏的东西。金钱上是乞丐,精神上世富翁。用这样的话来概括真正搞收藏的人恐怕一点都不为过,因为真正搞收藏的人的物欲是无法满足的,这里我提到的物欲就是指对古物、文物、艺术遗存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欲望。

    其实物欲无法横流,因为收藏永无止境。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人们对特殊物的追求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局限,于是就出现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收藏。我且不说三星堆的铜器,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贝利当年世界杯上用过的破球鞋,让-卡瓦拉的一绺头发或者影视大师卓别林的一件道具都可以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
    这好像有些跑了题的故事,还是让我们书归正传为好。我们知道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至今下落不明,对于普通人来说那不过是一个骷髅头根本就不存在有什么意义。可是对于历史文明研究来说,其意义可没有用价值连城那么简单。

    其实文物收藏的意义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文物所展示的意识远远超出了是否有观赏性的狭隘范围,它是人类和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实物标志和历史见证以及真实的佐证,有历史的可考性和可追述性。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昨天 就是历史,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明天就是后天的历史。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因此我们有理由学会对历史和历史遗存的尊重和爱护。

   正是这些历史的遗物和遗存讲述给我们曾经发生的故事和历史的变迁变故的真实故事,天灾人祸无不在后人对历史的文物研究中最终解开了真实的谜底,这就是文物特殊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文物所标榜的就是财富。拍卖会上拍出天价的东西似乎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文物,或者说只有能够拥有这种藏品的人才称得上是收藏的翘楚或者收藏大家。我的观点与此相反,在我看来只有秉承自己还好对古董和文化艺术以及前人的创造情有独钟用心去传承保留和欣赏与人共享的人才是真正的收藏翘楚或者收藏大家。你并不是因为收藏了一套秦汉时期的铜车马就自称收藏大家,你也不可能因为收藏了几件圆明园曾经丢失的铜兽首就自诩为收藏名人。真正的收藏往往和你收藏的东西价值几何没有太大的关系,和你收藏的东西含有怎样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有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是收藏古文善本的,他如果收到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八思巴文、亦或是我国和世界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不可能全部拥有也只能是多多益善。就只这样也是根本无法企及的一件事情,更不用说是包罗万象。但作为一个古籍善本古文字的收藏人,他竭尽全力去做,他就会留给人类研究文字文化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就是他收藏的特殊价值和含义。
   其实收藏难就难在其巨大的挑战性,没有谁可以举全世界之财富收藏全人类之宝藏,你做不到也不可能。既然是藏无止境,我们就必须回到现实中来,也就是尽其所能有所作为。历史为什么会有遗珍,原因就是我们对于刚刚过去的事情最容易产生淡忘,于是乎我们忽略了昨天的事情,毁掉或者丢掉了昨天的旧物或者老东西,其不知那就是将来的文物。
   在中国文革的时候我们砸烂了前人的艺术和文玩,文革结束后我们对于文革的遗存又保护的怎样,塔利班毁坏了世界大佛,二战中战胜国拿走战败国的历史文物又命归何处。这是世界政治人物们才能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也只能有着自己的想法而已。我们从远古走来,从秦始皇开始度量衡统一时期的勒勒车、铜战车、独轮车、胶胎马车、手扶拖拉机、链轨拖拉机、----发展到现代的劳斯莱斯玛莎拉蒂---秦始皇时期的钩子称、地称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称----谁能过一一保留这些历史的物证,诚然无人可以做到。这就是我说的收藏中无法面对的挑战,因为历史性,时代性都让人望尘莫及。于是我们就应该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收藏,也就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收藏人士。我戏称自己是一个乞丐大亨的收藏人就是实事求是的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收藏经历中的不二感受。我没有钱但确实非常任性,这是我对自己的结论。
   收藏往往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任性,正是因为任性带出现了真正的收藏人士。他们过着看似清苦的生活,而内心深处却无限的富有。因为正是他们能够在收藏中乐此不疲,通过他们收藏的艺术或者历史文物和古人前人对话交流,从而走进历史浩瀚的艺术宝库。从这个层面上讲,他们看似乞丐,其实也是大亨,这就是我对自己称为乞丐大亨的原因。收藏的乐趣也是挑战在于你完全可以从一而终,也可以不拘一格。这就是我们在收藏中出现的专项收藏和古玩杂项收藏的基本区别,从一而终就是收藏一种或者比较单一的艺术或者古玩品种,深挖广藏研究个水落石出或者在这一点上独占鳌头或者藏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和魅力。另外一种就是古玩杂项的收藏,也就是说什么都收藏。这是最难和最有挑战的收藏境界,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挑战和苦难都非常大。这不仅需要你有广博的学识,还需要你有足够的鉴赏和识别能力,需要的是全才型的收藏本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就说明世界艺术的广阔性和世界文明历史的源远流长。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可以把世界的文化精髓饱览无余,文物的收藏毕竟还是都有局限性,但文化收藏的魅力和人们对文物收藏的物欲必然是永无止境。我们收藏这样或者那样的文物或者文化艺术,都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欲望,那就是对艺术美的欣赏和崇拜。欣赏和享受艺术是人生的一大快乐,我们无法独藏世界但我们完全可以独享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一次我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古玩市场看到一块巨大的奇石,上面的图案就像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船队,美丽的图案写意逼真到了极致的效果。怎奈那块巨石足有八吨多重,无法拿走也无处存放,这就叫力不从心,也只能是在记忆中留存和享受这次目睹的经历。还有一次我在天津一个地方见到了一台清末或者民国时期的勒勒车,保存的非常完好,历经百年的勒勒车的车轮、车辕、车轴、车耳板、完好无缺,就连木制车轮和轮毂辐条上的铆钉都无疑确实。铁桦木的车轴看上去依然坚固,硬柞木的木撑榫槽铆固严丝合缝,令人叫绝,同样我无处安放,只能放弃。除此之外,天价的翡翠玉石牙雕琥珀蜜蜡之类也一样因为囊中羞涩无力问津。这就是现实,你无法无原则的去任性。所谓的任性也只能是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小试牛刀,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属于自己的收藏小天地。
   收藏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加以概括的。战汉的玉蝉、玉勒子、红山文化的玉璧、宋代的瓷器漆器、唐代的三彩骆驼和五壶捧寿---欧洲的皇家瓷器、日本的有田伊万里瓷器、美国加拿大的现代雕塑、印度尼泊尔的唐卡、----珠山八友的瓷器---云南少数民族的竹编----还有数不清的各类石玉木雕刻,可以说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营养大餐或者小吃,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我送给自己一个听起来很不错的绰号---乞丐大亨。虽然不是实至名归,也是十分贴切。
    既然一个人无法尽收举世之宝,就应该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欣赏珍奇的艺术,于是书籍和网络也就成了非常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当然,不可能有亲自上手或者亲眼目睹那样具有真实感和享受。学无止境,这是需要情怀和意志力的东西。当今世界的媒体高效和便利为我们汲取知识提供了免费的大餐,也是我们应该好好享受的福分。

    说白了收藏不过是一件苦差事,是一种不为名利的自我陶醉或者自我满足和学习的过程。那些一直把收藏看做是聚敛财富或者标榜财富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真正的收藏者或者收藏家都是苦行僧一样独白。他们几乎是倾其所有的把时间的信物留下来让后人去品味和欣赏,而他们也只是做为时间的过客来做他们情有独钟或者痴心难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