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垃圾理念的明辨
在文物和古董收藏界往往有这样的说法,捡垃圾或收破烂。这非常具有讽刺意味,但确实存在。撇开文物考古不说,就古董收藏来说很有可能真是从人们捡破烂的习惯开始。 古董这个行当里也许是尘满厅堂,更有可能是杂乱不堪甚至是肮脏透顶。因为它有太多的雷人因素在里面,挖坟掘墓自古猖獗,造假仿真从未消停,知假卖假,老叟同欺司空见惯。这样一个行当如果能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也真算是神人了,可我们往往很难做到,甚至是根本做不到洁身自好。其实原因很简单,你奔着对古代物品的执着很有可能不去探究文物或者古董持有者物品的来源,你往往忽略了这些东西是否是出于古墓或者是失窃的东西,往往一种习惯的占有欲主导了一切。
在诸多的情况下你可能间接的成为了窝赃的人或者收藏人,或许间接的加入了倒卖贩卖文物的团伙,不经意的就进行了犯罪。
本人从事收藏几十年的过程中目睹了古董行里,一切的阳光丑陋与肮脏黑暗。 我就把这个爱好称为一种挑战,亦或是看待人的一种方式。天下的乌鸦也不是一般黑,只是中国的古董拍卖行里见不到阳光下的交易。
我有几次在国外参与拍卖和竞拍的经历,让我感想非凡而且是感觉颇深。人家买到我的参拍作品或者艺术品会向我表示感谢,我在竞拍中夺魁会有很多人站起来为我鼓掌,其中也包括在竞拍中的失意者。 这让我感到和中国拍卖会上的感受有多大的不同,羡慕嫉妒恨在世界都存在而在中国的拍卖行当或是收藏界更是随处可见,乃至登峰造极的令人不齿。
我们到西人店里购买艺术品或者古董,人家明码标价而且没有太多的水分,更重要的是他们用重点标记的方式提醒顾客他们的经营品存在什么瑕疵------以免购买者吃亏上当或者蒙受损失。
我不想在此去贬低我们的古董经营者是怎么做的,因为他们坑蒙拐骗的方式方法太多以至于令人难以赘述。 人家能做到的是童叟无欺,我们要做的往往是童叟皆欺,这就是最本质的区别。 他们可以把日元的标价当成人民币来出售,这就是中国的经营者和商家的恬不知耻和唯利是图的群像。
人可以穷也可以去牟利,但不应该用下三滥的办法去坑蒙拐骗。别人的钱财也是用劳动和血汗换来的,贪财也应该讲一点良心而不能毫无底线。
我们的文化存在太多的矛盾元素,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先说吃亏是福厚道是德,接下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和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们口头上崇尚的东西都是让别人去干的事情,我们往往谴责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行家里手。所谓的盛世古董不过是多了几个炒作和洗钱的人。让真正的藏家或藏人越来越少。吹捧、炒作、打压、欺骗、合伙忽悠成了当今文物收藏和经营的主旋律。
因此,我说这是在污泥浊水中泅渡的一伙痴呆症病人。健康的人的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