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枝葫芦叶---鸳鸯蝴蝶藻---青花压手杯--
--这是我在丹麦哥本哈根收藏的一只青花碗,当时的碗中装有很多的类似珍珠项链之类的东西。
我询问这个碗的拥有者这个碗多少钱,不明白我问的是哪一件首饰,当我告诉她我要买这只青花碗时她很吃惊的告诉我说这是她用来装东西的。在确认我的确要买这只碗而不是碗中的首饰后,她似乎觉得我这个人有些不可思议的购买她用来装东西的碗。
买回来之后我和一个海外华侨对此进行了好一番的商量和研究,都认为这个东西很奇特。首先这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用具,采用缠枝纹饰碗的中心是鸳鸯蝴蝶河藻纹饰,非常罕见。 这只碗应该叫压手杯,制胎由上而下越来越厚越来越重,底部的圈足也是只有外部上釉,内侧为裸胎。瓷器在烧制的过程中有浆液渗出的痕迹,高圈足在中国的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确少见。
我们还是给这只碗定为明代早期的东西,因为缠枝纹具有明显的元代葫芦叶的特征,应该是浙料青花器。所谓的压手杯一般来说具有这样的做工特点,碗的上沿比较薄,越是往下胎骨变得越厚,到了碗底就显得更加厚重,其目的就是要保证器物放置时稳重。这是我们鉴赏器物时应有的基本知识。
不论你收藏了多少东西,藏无止境是必然的想法。而且在你的收藏之中必然有你搞不清的东西,这都再自然不过。因为我们不可能有那么渊博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知识。
这件东西就让我一直无法肯定其确切的年代,缠枝葫芦叶纹饰的青花碗,碗心的写意鸳鸯蝴蝶河藻纹饰究竟是什么年代的器物,我无从知晓。有人认为这是明代早期的瓷器,纹饰带有明显的元朝画风,缠枝葫芦叶是标志。
但这也绝不影响我对这件器物的欣赏情趣和珍爱程度,或者这就叫做残缺的美和遗憾的丽。
这件器物的底部在烧制的过程中出现的是胎液的渗出而出现的红色,这无法称为火石红。
这件瓷器让我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悟,那就是古人造物完全是出于实用和使用的目的。既然不是皇家御用的东西也就必然以使用目的为主,这件瓷器除了碗底的鸳鸯蝴蝶纹饰之外,青花缠枝葫芦叶纹饰也都非常简洁流畅。碗底的圈足修足毫无造作,碗胎骨由上至下越来越厚重,这使得这件器物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稳重,符合古人造物满足使用和实用的特点。
现代的科技可以说是可以达到仿品如真或者以假乱真的水平,但我的看法是那也毕竟是一个乱字当先,永远难以达到于真无二的境地。就这件瓷器来说,青花的泛色,青花葫芦叶的造型和修胎釉质都是现代的工匠所无法仿制出来的。
大多数情况下,古人造物一切都是为了实用,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未来如何被人收藏或者卖出天价的事情,所以他们在造物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自然流畅做到简洁实用。
这是我们判断和研判古董艺术品和现代仿制品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最简单的事实悟出看似最神秘的道理。从物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角度来审视艺术,就必然可以找到鉴定的答案。
器物的纹饰无论是葫芦叶还是碗心中的鸳鸯蝴蝶藻都非常得自然古朴,鸳鸯看似像鸡又与鸡又区别,写意绘画很是得体。
碗中鸳鸯与蝴蝶
缠枝灵动葫芦叶
胎骨厚重釉质肥
不是明初即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