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丰收的向往和对吃饱饭的奢望,也体现那个时候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化状况---千万不要忘记---历史的故事。文化看到这件瓷坛子就让我自然想起那是在我的记忆中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是一个人们为了温饱而奔波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究竟有多么缺乏,恐怕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经历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工厂停产、学校停课的人们都知道,我们不是不能生产出产品,是我们经不住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我们在不明不白中高呼着返修防修,斗私批修,反对唯生产力论等一系列自虐的前提下作贱着自己。在那谁家买了一口大锅,一口大缸都令人羡慕不已,更不用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挂钟凭票买不到的四大件了。所谓瓷器上的纹饰也无疑都带有革命性的色彩,雷锋、张思德、王进喜、陈永贵、郭凤莲、齐殿云之类。对于本件瓷器上的人民公社万岁,丰收的稻谷之类无疑是那个时代人们得以奢望和想往娱乐和欣赏的珍稀物件。也就是说不是这个东西有多好,而是那个时期我们多么可怜。
我们需要珍藏这样看似廉价而又普通的珍藏,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我国经济极度困难时期这是稀有的生活用品也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