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天津白发苍苍的老兄,非常有文化懂礼貌重情义的老者。一次在逛潘家园古董市场时与这位老兄相识,他从箱子里给我翻出了这方砚台。我顿时被这方砚台的雕工所吸引,这么写意的多福多寿图案的雕工,真是令人赞叹我们工匠的创意精深。
艺术品真正的魅力就在于时代的特色和工艺标志,这就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诠释。如果用现代的手段和技术来雕琢,这就是现代的工艺品或者美术作品以及文房用品,都无法保留当时的文化艺术内涵。
这方桃型砚台桃枝于真无二,桃子生动逼真,还有一只大蝙蝠似飞似落在寿桃的旁边。
这毕竟是一个实用的文房砚台,能够如此写意的雕出了三多图--多福、多寿、多子---令人赞叹。上面的几个砚石眼也是活眼,也就是我们说的而自然形成。砚台后面的砚铭是篆字:进近公卿,经常侍住,邑有土臣。模糊的康熙-----
每当用到这方砚台我都想起天津的这位老兄,因为后来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再来市场,问题是我还有一枚印章没有付给这位老兄钱,心有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