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高浮雕猪鼻龙石砚
这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猪鼻龙高浮雕石砚台。选料也不甚精美,雕工也算是一般。不过这方砚台倒是民国特色明显。
猪鼻龙的纹饰,巧妙的用龙戏珠的设计做出了砚池。实际上这方砚台并不适用,观赏的成分更大一些。
民国的艺术或是文房用品其艺术还是明显表现出当时经济社会颓废和落后的氛围。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工艺难言精湛,选料也不是高端。但这类民国时期的民间文房用品还是韵味十足,这就是当时的艺术风格,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参考和借鉴素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已经有文人墨客的执着就足够令人感到欣慰。晚清文人墨客的文章,珠山八友的瓷器精品足可以让我们慰藉和尊重乃至感谢。
在我们收藏的各类艺术品或者文玩当中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工艺和艺术纹饰。清代晚期或者民国时期的艺术品已经没有了康雍盛世的雄风,尤其是龙纹的制作中龙的神情缺乏霸气而龙爪也缺乏力度,显得有些软绵无力。刀工的精致程度也远非从前,整个器物的设计和布局也显得缺乏章法和艺术性以及精美考究,这是我们收藏晚清遗物时应该注意的方面。这方龙纹砚台体型硕大,观赏性大于实用性。
本人于上个世纪末期收到了这样风格的两方砚台,感觉这的确是民国时期的雕刻风格。后来经过一个朋友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的民国文房用品,尤其是龙角和龙眼以及龙鼻子的雕刻都印证这是百分百的民国石砚。
当时我还觉得这类东西不够精美而且实用性也不强,现在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件东西越来越有艺术特点和收藏的价值。不是这类东西有多么精美或者多么珍贵,而是在一个赝品满天飞的时代,任何一件具有年代和历史的东西都有收藏价值。
其实,琢刻砚台的砚工和使用砚台的文人毕竟是差距太大。做砚的人不用砚台,也就不知道砚台做成什么样最实用,最好用。
真正的文人墨客往往使用砚台过于考究的并不太多,他们以使用方便为主。制砚人更看重的是观赏性而忽略使用效果,文人墨客有收藏观赏者也是凤毛麟角,这就让流传和传承有序的古砚非常稀少。
我们常用好看不好用和好用不好看来形容我们文房用品中的砚台、笔洗、笔架和笔舔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