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小号手-六七十年代黄杨木雕。
这件黄杨木雕是文革时期的作品,是一个革命口号连天政治挂帅的年代。
那个时期的艺术题材主要以工农兵为主,再有就是革命英雄人物的题材。小号手歌颂的是战争年代的风华少年的英雄形象,还有斗地主的刘文学,送鸡毛信的海娃,舍己救人的戴碧蓉等等。我们在影片中见到的鸡毛信中的海娃,闪闪红星中的潘东子,小兵张嘎中的嘎子,都是革命少年的形象。
这也是我们牢记这段历史中中华少年以及黄河少年中的群体少年英雄形象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这件木雕艺术品历经半个多世纪,包浆和颜色都非常到位。每当看到这样的艺术雕塑都会让人们想起那个充满战争和斗争的烽火年代,我们无疑都会产生对和平的珍惜之情。我或许是最后一届上小学的时候扛红缨枪的一代,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动手用木头削出红缨枪的枪头,用白色的马鬃或者羊毛染成红色的红缨,上学放学的路上迈着整齐的步伐扛着红缨枪,现在感觉当时的认真与天真还是滑稽的要命。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收藏了一些那个时代特殊的记忆和纪念品,这无疑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这件雕塑品让我们自然想到革命少年的时代,红领巾的年代,革命号角震天响的年代。
这就是历史的记忆,历史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