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乱无章的文物艺术品市场

栏目:藏品故事 发布时间:2023-04-07
杂乱无章的文物艺术品市场

杂乱无章的文物艺术品市场

    杂乱无章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一个几乎出于无政府状态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市场,要想有所作为比登天还难。

    其实我们用杂乱无章来形容当今的中国文物市场和艺术品市场恐怕有不及而无过之。当今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市场已经根本无法用杂乱无章和无政府状态来形容,用我的话来概括就是无良无得和无法无天。这其中最大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在文物和艺术市场的管理上无法可以,于是就出现了裸奔和凭命由天的状况。

    从国家的层面上说对于国有馆藏文物的丢失装聋作哑无人问津,没有人敢来过问或者清理国有文物的流失。因为这一定要波及一大部分位高权重的人,波及到那些假借借用名义实际上在侵吞国有文物的特殊人群。从百姓的层面上讲,对于剜坟盗墓的识收乱藏行为也是没有任何约束,这就造成了文物艺术品市场从上到下的混乱局面。更不用所我们的拍卖市场和文物鉴定炒作的乱象丛生,知假卖假和以假乱真,真当假卖,假当真售,造成了文物艺术市场惨不忍睹的乱象。

    这就是我对当今中国文化艺术市场的结论和定义,我认为毫无失真之处,也是有不及而无过之。

    如果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最低还可以有一种东西叫做道德来约束。问题是我们已经开启了无德无良的丧心病狂的利欲熏心模式,一切向钱看就顾不得良心操守,就可以为所欲为。

    本人在前面的文章中不止一次的谈到中国的鉴定专家,谈到中国的拍卖行,甚至谈到中国的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真实性的玷污试操作。

    文物和艺术品的经营本来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和艺术性以及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传承的一项特殊工程,这需要后人承前启后不断的奉献和开拓的一种特殊的行业。但最低在目前的中国我们看不到任何积极的因素,一切都是在利欲熏心的情况下,进行贪得无厌和利益最大化的狂奔。艺术可以追求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但也要有个规矩和基本模式,让这种健康的行业按照健康的模式发展。或许也只有在中国有所谓的名人艺术和艺术名人的区别,在公平和不媚权贵的社会中艺术就是艺术,与权力和财富毫不相干。在中国就变成完全另外一回事,首长领导和有钱人的任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在世界人们看来是匪夷所思,可是在中国却顺理成章。当道德失守之后,还能有什么大雅之堂的表现,留给我们的就是无限窘境。

    政府大员们所谓的艺术资源化也就成为地地道道的一句空话,让我们的文物和艺术经营在一片混乱的黑暗中看不到光明。当一个老实巴交家境贫困的农民家里祖传的黄花梨家具或者明清瓷器被专家捡漏,当百姓的官窑精品被拍卖行以后仿器物廉价拍卖,当作者本人都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作品,当刚刚出窑的烫手货卖出古董的价格,当墩布拙笔在宣纸上乱涂乱抹的作品也有人炒作出高价-------重要的是发生的这一切都肆无忌惮无人来约束,这样世界还能有什么真正的文物艺术风范。

    临摹是对艺术家的尊重,剽窃是对艺术家们最大的不孝与犯罪。世上文章一大抄的说法很有问题,但说世上文章一大参的说法就非常有道理。我们对待艺术必须有共鸣的思想和感悟,在得到启示和启发之后才能发挥自己的创意或者精神,于是就有了自己的艺术而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