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功利千秋的伟大再造艺术

栏目:藏品故事 发布时间:2022-04-29
世界生破损的文物成千上万,而具备高超修复技术能力的人却寥寥无几。正是这些辛苦和充满智慧的工匠们用他们的超凡艺术让艺术得以重生。我对他们表示无限的尊敬------

    充满智慧的工匠们用他们的超凡艺术让艺术得以重生。我对他们表示无限的尊敬------

    当我们走进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瑞典东方艺术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松岗美术馆、出光美术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当我们看到琳琅满目的精美艺术品而赞不绝口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想到造物者的伟大和优秀,又有多少人想到过考古工作者的艰辛,恐怕更是很少有人会想到文物修复工作者再造艺术生命的智慧与神奇。

   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枯燥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单调、乏味、困惑、艰难、是我对这项工作的结论,当然最不可忘记的就是伟大和无与伦比。不要说整个世界,就中国来说现存需要修复的文物用现在具备专业职能的修复人员修复,大概需要四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更不用说世界需要修复的文物要修复好需要多长时间了。我们知道断臂的维纳斯的断臂为什么无法修复和弥补,我们无法对米开朗琪罗或者其他无名氏的艺术残损进行修复,一切都在于这种挑战智慧的难度超乎人们的想象,甚至超乎智慧超群人的想象。因为文物艺术品是此时、此地、此人、此特殊思想的物化和展示,没有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人们又如何天衣无缝的去复制前人的思想思维和艺术,因此说这是一项伟大充满挑战和极具智慧的工作。我非常赞美那些文物修复工作者,我称之为伟大的再造智者和超人。

   我也曾经试着修复过一些残缺的文物古玩之类、也曾修复过一些拓片和碑帖之类,并试图让修复后的东西于真无二而每次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我很清楚我的修复可能与真品相去甚远,但我享受着那种猜测和大胆尝试细心复原的绝妙感受,这是不懂的人永远都体会不到的一种感受。文物修复必须要勤于探索,要弄清文物的朝代和文化背景,高清楚修复文物的比例和艺术制作工艺、风格和时代特征。这需要无穷的探索和不尽的思考才能有所再造,这不是照猫画虎和照葫芦画瓢那么简单机械,这是一个必须要读懂或者尽量读懂造物者思想的过程,弄清楚艺术家诠释主题思想的脉络和动机的过程。既然原作品残缺或者损坏无论如何的修复都只能说是修复或者再造,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原作品的艺术水准。那么,既然后天的修复达不到原来的水平我们为什么还要成文物修复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再造工程呢?原因就是这项工作还是让支离破碎的艺术恢复了生命,就像艺术起死回生的医术一样,他无法让死去的人复活后和原来一模一样,但他重新赋予了病人或者死者新的生命,足可以名垂青史,功利千秋。就像我在前面讲过的一样,没有人能够最终确认维纳斯缺失的残臂究竟是什么姿势或什么手势。佛像的修复也是如此,不同的佛像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法器,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姿势。如何在修复的过程中做到让人们感觉不到一样或者有奇异感,这是修复者需要智慧、知识以及思想的再造。看不出修复的痕迹是文物修复工作的最高境界,这种看不出痕迹需要的是渊博的历史知识盒艺术水平已经勤奋的探索研究才可能得到。粘接、补缺、甜菜、配料、打磨、抛光、做旧------这些修补中最常见的技巧听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就难在时过境迁的艺术有其原始的特殊潜质,我们无法用当今的胎骨去替代远古陶瓷的胎骨,我们同样无法用现在的铜锡合金去代替远古的青铜器原料,元明清时代的苏麻离青、浙料和我们现代的化工彩料风马牛不相及。再者,绘画、雕工、塑造、锻造工艺更是千差万别,谁能做到天衣无缝的恢复原样,可想而知难度之大不必多说。

   古人有画影捉形的本事,现代有智能成像的技术,但问题是古董文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唯一性,基本没有重复,这就加大了文物修复的难度。你在修复的过程中既要参考同时代同类作品的艺术风格造型又要与此有区别,那你的区别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为什么这么区别而不是那么区别?因此说也只能是照猫画虎和照葫芦画瓢,重要的是你要画的更加精彩,原汁原味做不到,也只能力求于真无二更接近。

   文物古董的修复和我们创作不一样,它需要尊重原作。而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夸张、写意、任性的成分在里边,而修复古董文物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必须要有版权概念和忠实原文的思想。我们不能任意涂鸦和随心所欲的去杜撰和为所欲为,我们需要的是让棺材里的艺术得以重生和复活。说一点我自己在简单修复中遇到的难题,我曾经收藏到一件应该是明代晚清或清代早期的麒麟送子木雕,其中的麒麟就和清代的麒麟造型有本质的区别,而骑在麒麟背上的童子具有明显的明代儿童的特征。这件器物的问题是童子一只手上握有一个东西出现了残缺,为了修复者一小块残缺我绞尽脑汁费了好大功夫,苦思冥想。最后我认为既然是麒麟送子的吉祥物件,那么童子手中的东西或许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手握荷花,而是手握如意。又经过再三考量,用荷花可以解释为麒麟送子一团和气。如果用一个如意就完全可以解释为麒麟送子这样,万事如意。其次,我也根据这件器物的大小以及造型觉得荷花有些比例超大,还是用如意更妥,于是用了如意,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另外我想修复的一件器物是一组清代的银质步摇,造型非常精美,做工非常精湛。这是凭我的水平根本无法修复的,于是我找到收藏的朋友帮我推介一些金银器修复大师来帮忙修复。结果是没有一个人对我说可以修复,原因就是器物虽小工艺繁缛,凭现代的工艺和水平根本无法修复,至今依然残存在我这里。

   真的希望有一天遇到大师能工巧匠帮我修复,一直期待。还有就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一段佛身,上缺佛头下少佛足,中间还缺少一只佛手。仅存的一段佛身就让我敬意非凡,其工艺和用料十分考究。我也试图的尝试勾勒出这佛头、佛手、佛足究竟是什么样子才能让我想方设法再造佛缘,这的确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佛有佛规,佛像的尺寸是有讲究的,这和我修复麒麟童不一样,我们必须尊重佛规来表达对于佛像艺术或者佛的敬仰盒尊重。不用说唐卡、佛像、观音之类艺术品的修复,就是一幅花鸟作品出现残缺的修复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残缺的花木,飞禽走兽的动静姿态,你如何布控留白填色,都是需要智慧、知识、艺术再造能力。因此我说我对文物艺术修复者存有最崇高的敬意和赞美,世界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文物艺术的修复和再造大师。

    我对文物修复工作表示格外的尊敬和崇拜,这是因为我把文物修复看成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再造和恢复工程。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和特殊的含义,这需要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来作为支撑。这需要高超的技艺和非凡的想象力,是一门高深无比的学问。